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前期设计 >> 正文
“竹之笙”——竹建筑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9 14:10:34
结合的完美空间。

  2.待解决的问题

  (1)在结构上创新:运用竹材,开发一种可持续的建筑产品。用竹产品取代木制产品从而增加世界自然森林的存储量。为了全世界人民和生态的发展,以一种生态和安全的方式加快竹子的传播、丰收、制造和建筑

  (2)运用竹子的特性,比如:竹子具有很高的强度,尤其抗拉强度等这样的特性,结合木材、泥浆、砖块及混凝土的特性,建造生态的博物馆。

  (3)光对于建筑,材料来说非常重要的,光不到位就体现不出建筑的特色,体现不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

  (4)设计人性划的布局,是建筑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创建美好的家园。

  (5)“竹之笙”——民族乐器博物馆设计的选址:一、选择古文化比较浓的地区。二、在树木密集,有水的山坡边。三、运离城市中心,注重郊区的发展。四、尊重环境,以自然为本。五、就地取材,节约开支。六、面积为1000平方米左右的博物馆建筑。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1)博物馆,竹建筑市场调研阶段:收集大量的资料,了解国际,国内博物馆发展状况,参观博物馆,从中吸收精华,提出科学的设计理念。了解竹子的特性,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的工艺,竹建筑的情况,结合博物馆的特征,合理地把竹子作为维护体系运用到博物馆设计中。

  (2)资料收集阶段:通过对博物馆的了解,结合竹子的特性,光的应用,科学的布局,空间的划分和利用,设计出能体现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和传播中国古汉字和书的历史文化。

  (3)初步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博物馆对环境的要求和竹子的特性,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建筑。

  (4)方案深化阶段:绘制概念分析图、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鸟瞰图、效果图……等,并写出设计说明。

  (5)与指导老师沟通阶段:与教师讨论设计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

  (6)方案的完善阶段:综合考虑,文字,图,板式之间的配合以及影视制作。

  (7)撰写设计说明论文并准备答辩阶段

  五、参考资料

  [1](意)普雷莫利(Premoli,D),(意)罗杰(Roj,M)。《建筑设计的语言》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6

  [2](西)布埃诺(Bueno,p)。《建筑大师名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

  [3]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1

  [4]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5] 欧阳羽峰。《人居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3

  [6] 罗越,王琳,巫濛。《展示观念与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7] (美)亚瑟。罗森布拉特。《博物馆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

  [8] 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9] 张伶伶,李存东。《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10] 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

  [11] 简历中国文档频道:http://oa.jlchina.cn/SiteMap/Article211.htm

  [12] 中国书史: http://www.ndcnc.gov.cn/libpage/zgss

  [13] 景观中国:http://www.landscape.cn/paper/list.asp

  [14] 园林人论坛:http://www.444.com.cn/bbs/archiver/tid-5035.html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